调研组考察新会柑种植情况。
为期两天的星稻田音乐节,演唱嘉宾名单不同,不少观众都像张女士一样,只买了一天的门票,另一天则选择在当地逛逛吃吃,体验特种兵式旅游。(图源:茂名电白星稻田音乐节官网) 02 泼天的流量轮到县域 音乐节下沉,在为县域带来文化盛宴的同时,也为当地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座城曾经指北上广深等一线或省会城市,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节下沉到了县城。也有人因为票价贵、没有喜欢的演员展开讨论,本地人懒得去,阵容不是很强。观众散场没有明显有效的指引和分流。为了解决外地观众的交通问题,电白星稻田音乐节主办方在茂名高铁站、影剧院门口广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地设置了官方接驳车专线,从上午10点到晚上12点,每20分钟就有一班次。不仅单子多,而且路途远客单价高,这几天都不愁没单跑。
小荣的背包里还带着提前印制的应援手幅,这场音乐节,她是专为张杰而来。一只肥猫在看过演唱会后,给出了正向反馈,河源第一次音乐节也算诚意满满,氛围挺好的。【记者】谢晓莉 【通讯员】郭文生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肖婉琦。
一城三园区现有试产、在产企业97家,另有落地开工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968.47亿元。项目核心区首期2090亩用地全面启动建设,29幢针织面辅料交易市场中21幢预计春节前封顶、8幢预计2024年3月封顶,纺织工业园一期6栋通用厂房已封顶,都市智慧产业园一期27栋厂房2024年2月投入使用。据统计,2023年1-11月,潮阳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实现规上产值449.02亿元。潮阳区积极打好乡愁牌亲情牌,党政一把手带头积极开展亲情招商、乡情招商,一大批亿元级、十亿元级乡贤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特别是在建设用地极度紧缺、村民住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征收核心区首期2090亩用地建设汕头国际纺织城,起初有部分镇村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随着一城三园区加快建成,不仅有更多企业、项目集聚落户,也引来了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
潮阳区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差异化布局,推动金浦、贵屿两个园区特色发展、优势发展,打造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围绕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错位发展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具有潮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主导产业,打造全球纺织品主战场。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众人拾柴火焰高,潮阳区大力推动潮阳人经济转化为潮阳经济,地方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潮阳区创新推进党建+征地拆迁新模式,在项目建设一线成立党组织、党员先锋岗,与汕头国际纺织城项目所在地3个镇8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通过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最大限度赢得党员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潮阳区创新推进党建+征地拆迁模式,积极统筹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破解人地钱难题 推动发展短板转化为潜力板 一直以来,潮汕地区都有人多地少的说法。由乡贤蔡淯生所在的广东中麦精酿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中麦精酿啤酒研发中心基地,预计2024年3月完工。
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打造一城三园区 构建万亩千亿产业发展格局 走进汕头国际纺织城,现场塔吊林立,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抓紧施工中,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潮阳区正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
汕头国际纺织城施工现场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景象。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潮阳区把总面积5100亩、总投资305亿元的汕头国际纺织城,作为引领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的龙头工程来抓。
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多产业协同发展主阵地。据了解,2023年1-11月,全区新落地项目47个,投资额142.77亿元,到位资金111.18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实现这一组亮眼数据,潮阳究竟有何秘诀? 潮阳区全力打造一城三园区重点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此外,潮阳区还积极拓展产品展销会、新品发布会、签约购销会,大力发展现代商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不断推动商品物流集聚、餐饮娱乐集聚、休闲旅游集聚,有效促进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经济强起来,2023年接待游客量超80万人次。潮阳通过打造大平台集聚发展大产业,不仅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产业基础,也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持续集聚和增长,为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当前,潮阳区打造的一城三园区总面积超2.5万亩,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用地紧张的问题。
潮阳是著名侨乡,在外乡贤众多,有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台乡亲200多万人以及分布全国各地的乡亲100多万人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众人拾柴火焰高,潮阳区大力推动潮阳人经济转化为潮阳经济,地方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据统计,2023年1-11月,潮阳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实现规上产值449.02亿元。潮阳区正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
其中,总投资30亿元的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已于元旦全面建成运营,有效整合物流、电商、贸易先进管理等资源,成为粤东规模最大的综合农产品集散中心。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主导产业,打造全球纺织品主战场。
由乡贤蔡淯生所在的广东中麦精酿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中麦精酿啤酒研发中心基地,预计2024年3月完工。项目核心区首期2090亩用地全面启动建设,29幢针织面辅料交易市场中21幢预计春节前封顶、8幢预计2024年3月封顶,纺织工业园一期6栋通用厂房已封顶,都市智慧产业园一期27栋厂房2024年2月投入使用。近年来,潮阳区加快推动纺织服装、能源2个县域产业集群向千亿元和五百亿元迈进,高质量构建面积超万亩、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园区经济产业格局。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多产业协同发展主阵地。
纺织服装产业是潮阳区的支柱产业,但仍以家族式、作坊式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总体层次偏低,科技含量、利润效益低下。一城三园区现有试产、在产企业97家,另有落地开工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968.47亿元。
随着一城三园区加快建成,不仅有更多企业、项目集聚落户,也引来了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潮阳区抓住省大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口帮扶协作等重大契机,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努力把规划总面积12858亩的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打造为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
潮阳通过整合全区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集约打造一城三园区,切实解决了产业空间不足、产城边界不清、平台配套基础设施老旧等困难,而且还有力推动废旧拆解、印染等高污染行业集中进园生产,实现规划、建设、运营、治污、监管五个统一,既提升了园区服务功能和承接产业能力,又减低了污染和能耗,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增资扩产、绿色转型。与此同时,潮阳区积极统筹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供纺织城使用,争取获得市无偿调剂水田指标279亩和省农转用专项指标424亩,仅用一年时间就全面完成征收出让,并积极引进第三方投资建设,实现拿地即开工,短短半年时间纺织工业园一期6幢通用厂房已全部封顶,29幢针织面辅料交易市场将于2024年3月全部封顶,充分体现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前所未有的潮阳速度。
聚焦新兴产业,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据了解,2023年1-11月,全区新落地项目47个,投资额142.77亿元,到位资金111.18亿元,排名全市第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潮阳区创新推进党建+征地拆迁新模式,在项目建设一线成立党组织、党员先锋岗,与汕头国际纺织城项目所在地3个镇8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通过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最大限度赢得党员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汕头国际纺织城是潮阳区一城三园区重点产业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围绕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错位发展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具有潮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规划总面积3715亩的金浦高新科技产业片区立足发展电子信息、精品文具、农产品流通产业,建设产城互动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
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打造一城三园区 构建万亩千亿产业发展格局 走进汕头国际纺织城,现场塔吊林立,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抓紧施工中,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汕头国际纺织城的落地建设,吸引了来自福建长乐、广州中大(轻纺城)、浙江义乌、浙江柯桥等产业集群纷纷组队入驻,商业铺面全部被预订一空,工业厂房预订面积超60万平方米。
全区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4.4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87.78%。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另一方面,带动人气更加兴旺。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